那魏若白,名声赫赫,用兵老辣,更是太后心腹,自己这一万人在他麾下,怕是连骨头渣子都会被算计得干干净净,所有功劳都得归到“魏大将军”头上!
他秦昌,需要的是属于自己的、无人能夺的赫赫战功!
更何况,关襄城对面是谁?
是陈彦!那个让严星楚、魏若白、皇甫密、韩千启等一干名将都吃过亏的东牟太子!
秦昌嘴上叫嚣着不怕,但内心深处那点阴影却挥之不去。
在西南时,陈彦的名字就伴随着一次次令人心悸的胜利,红印城下白袍军的惨败更是近在眼前。
他秦昌是勇猛,但不是没脑子的莽夫,对上陈彦,他心里实在没底。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取代了原本的计划。
他猛地抬头,对范成义道:“范大人,补给既已齐备,军情紧急,本帅即刻开拔!”
他没有说去向何处,只是用力一挥手,汉川军再次开动。
范成义看着大军远去,眉头微蹙。
这秦昌,拿了东西就走,连关襄的方向都不问一句?
秦昌的大军没有南下关襄,而是在离开安靖城视线范围后,猛地折向了东北方向!
这个决定让他的副将和亲兵们都惊呆了。
“军帅,东北?那不是……隆济城方向?我们不去打陈彦了?”副将惊疑地问道。
秦昌勒住马,目光投向东北方,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陈彦?哼,自然要打!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在关襄城下,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出发!”
副将马回一时愣住,他咽下了还在继续问要去何处,但见少帅已经打马前行,只是咽了回去。
汉川军一万精锐,带着三十门火炮和满车的粮秣,悄无声息地滑向了东北方某处。
几乎在秦昌做出改变命运抉择的同时,严星楚也离开了隆济城前线。
连续的红印城-关襄大战、银子坳惨败、望丛坡遭遇战,如同巨大的磨盘,碾碎了无数生命,也让各方势力精疲力竭,不约而同地进入了短暂的喘息期。
他将隆济城防务全权交给了田进,严令各部加强警戒。
至于秦昌那一万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此刻应该已经抵达关襄城,归入魏若白麾下听用了,无需过多关注。
他现在心中牵挂着更重要的地方——洛东关。
母亲、妻子、姐姐。
更重要的是,盛勇的妻子杨玉婷即将临盆。
盛勇如今与秦冲一起,如同两颗钉子,深深楔在东夏京师夏明澄的心脏地带,传递着至关重要的情报。
如今盛勇的骨血即将诞生,严星楚觉得自己有责任回去看看。
此外,军器营主官沈唯之的密信也让他心头火热。
信中言道,由匠师赵江主导研制的轻型野战炮已试验成功!
他必须亲自回去验收,一旦定型,立刻投入量产,这将极大提升鹰扬军未来的野战能力。
带着归家的急切和对新武器的期待,严星楚只带了少量亲卫,轻装简从,星夜兼程赶往洛东关。
三天后,洛东关。
严星楚没有惊动太多人,悄然入城,直奔帅府后宅。
母亲严氏精神尚好,见到儿子平安归来,眼中满是慈爱与欣慰。
姐姐严佩云温柔地为他奉上热茶。而最让他挂心的,是后厢房里。
洛青依正守在一张床榻前,榻上躺着脸色苍白、气息微弱的杨玉婷。
生产的过程异常艰难,持续了一天一夜,耗尽了这位坚强女子的所有力气。
洛青依凭借高超的医术和冷静的指挥,硬是将杨玉婷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并顺利接生下一对龙凤胎!
“夫君!”看到严星楚进来,洛青依疲惫的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眼中带着完成艰巨任务后的自豪与一丝后怕。
严星楚快步上前,轻轻握住妻子的手,又看向床上昏睡的杨玉婷和襁褓中两个皱巴巴的小家伙。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冲淡了战场带来的肃杀。
“辛苦你了,青依。”他低声说,充满感激。
“母子平安,是万幸。”洛青依轻声道,“玉婷姐太虚弱了,需要静养很久。孩子们很健康。”
严星楚俯身,看着两个新生命,眼神柔和。
他想了想,道:“盛三哥远在敌巢,愿这两个孩子能平平安安长大,静享太平。男孩就叫安安,女孩叫静静吧。小名先叫着。”
“安安,静静……好名字。”洛青依点头,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接下来的日子,严星楚难得地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他每日向母亲请安,与姐姐闲话家常,陪着洛青依照料虚弱的杨玉婷和两个新生儿。
看着洛青依熟练地给孩子喂米汤、换尿布,严星楚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
这是他在血雨腥风的权谋战场上,永远无法获得的慰藉。
数日后,杨玉婷终于能勉强坐起,气色也好了些。
看着摇篮里安然入睡的一双儿女,她眼中噙着泪,挣扎着要向严星楚和洛青依下拜谢恩,被严星楚坚决拦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