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战城南篇
何承天
战城南,冲黄尘,
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
横陈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
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
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
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
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
馀黎沾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
班爵献俘,邦国娱。
……
赏析:
《战城南篇》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乐府诗,通过生动的描写、激昂的情感和鲜明的节奏,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歌颂了正义之师的英勇无畏以及胜利后的喜悦,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一、战前渲染:营造紧张激烈氛围
1. 点明地点与环境:“战城南,冲黄尘”,开篇简洁地点明战争发生在城南,“冲黄尘”三字勾勒出一幅尘土飞扬的画面,暗示战斗的激烈与混乱,为全诗定下紧张的基调。读者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漫天尘土中奋勇拼杀,瞬间被带入战争场景之中。
2. 声色交织的场景描绘:“丹旌电烻,鼓雷震”,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描绘。“丹旌电烻”,红色的旌旗如闪电般闪耀,不仅展现出军队的威严,也暗示着战斗的紧迫性和激烈程度;“鼓雷震”,战鼓如雷声般震动,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战场上那种紧张、激昂的情绪。
3. 敌方强大的衬托:“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描绘敌方的强大。“勍敌猛”表明敌人强劲凶猛,“戎马殷”突出敌方战马众多,兵势强盛。“横阵亘野,若屯云”,将敌人横列在旷野上的阵营比作屯聚的乌云,形象地展现出敌军阵容的庞大和气势的压人。这种对敌方强大的描写,为下文我方军队的英勇作战做了有力的衬托,更凸显出战斗的艰难和胜利的来之不易。
二、战斗过程:展现英勇无畏精神
1. 正义之师的信念:“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表明我方军队是秉持正义而战,顺应天地人三灵。这种正义的信念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使他们为了正义而不顾生死。此句不仅强调了战争的正义性,也揭示了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源泉,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
2. 激烈战斗场景刻画:“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具体描写战斗场景。“长剑击”描绘近身搏斗的激烈,战士们挥舞长剑与敌人拼杀;“繁弱鸣”中“繁弱”是古代良弓,说明弓箭齐发,“鸣”字增添了战斗的紧张感。“飞镝炫晃,乱奔星”,将飞驰的箭镞比作纷乱的流星,形象地写出了战场上箭如雨下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3. 骑兵冲锋与火势蔓延:“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描写骑兵冲锋和战场上火势蔓延的情景。“虎骑跃”表现骑兵如猛虎般勇猛跳跃,冲锋陷阵,展现出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和战斗的勇猛;“华眊旋”,“华眊”指华丽的缨饰,随着骑兵的冲锋而旋转,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美感。“朱火延起,腾飞烟”,战场上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升腾,进一步烘托出战斗的惨烈和紧张气氛。
三、战后场景:凸显胜利喜悦与意义
1. 敌军溃败与我军胜利:“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描绘了我军取得胜利的场景。“骁雄斩”,斩杀敌方的勇猛之士,表明我军的英勇善战;“高旗搴”,拔掉敌人的军旗,象征着我军的胜利。“长角浮叫,响清天”,胜利后号角长鸣,响彻天空,传达出我军胜利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2. 对百姓的恩泽与赞美:“夷群寇,殪逆徒。余黎沾惠,咏来苏”,强调战争胜利后给百姓带来的好处。消灭了众多敌寇和叛逆之徒,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得以享受太平。“余黎沾惠”,百姓得到了恩泽;“咏来苏”,百姓歌颂着如重生般的美好生活,体现了正义之战的意义在于保护百姓,给他们带来安宁和幸福。
3. 凯旋而归与国家欢庆:“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描绘了胜利后凯旋而归的场景。军队奏响胜利的凯歌,回到皇都。“班爵献俘”,为有功将士颁授爵位,献上战俘,举国上下一片欢乐。这几句诗描绘出一幅国家欢庆胜利的热闹场面,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整首诗在艺术上,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激昂有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战争的全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战前的紧张氛围到战斗中的激烈拼杀,再到战后的胜利喜悦,情感层层递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正义之师的伟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