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秀才入军·其五
嵇康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
赏析:
《赠秀才入军·其五》是嵇康组诗中别具一格的一篇,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与友人出游的场景,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在艺术和情感表达上都有鲜明特色。
一、情感基调:欢乐自由的生活颂歌
开篇奠定愉悦氛围:“携我好仇,载我轻车”,诗人起笔便点明与好友一同踏上旅程,乘坐轻便马车。“好仇”一词,古意中为好友,直接传达出与友人相伴的亲密无间与喜悦。“轻车”则给人一种轻快、灵动之感,为全诗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马车行驶时的欢快节奏,以及诗人内心的迫不及待与兴奋。
行程描绘强化自由畅快:“南凌长阜,北厉清渠”,诗人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了一路南跨长阜、北渡清渠的行程。“凌”和“厉”二字,生动展现出跨越山川的豪迈与畅快,没有丝毫阻碍与羁绊,体现出行动的自由。这种对行程的描述,不仅勾勒出一幅广阔的游历画面,更强化了诗人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的愉悦心境,表达出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活动描写凸显欢乐满足:“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诗人描绘了狩猎与垂钓的场景。“仰落惊鸿”展现出射箭技艺高超,能射中空中惊飞的大雁;“俯引渊鱼”则说明垂钓本领不凡,可钓起深水中的鱼儿。这两个场景,一仰一俯,动静结合,尽显主人公的悠然自得与多才多艺。“盘于游田”表明尽情享受出游打猎的乐趣,“其乐只且”则直白地抒发了内心的欢乐与满足。通过这些活动描写,诗人将欢乐的情感推向高潮,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对这种游乐生活的热爱。
二、艺术特色:简洁生动与意象营造
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华丽辞藻的堆砌。如“南凌长阜,北厉清渠”,短短八个字,便清晰勾勒出行程的方向与跨越的地形,简洁而有力。“仰落惊鸿,俯引渊鱼”同样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呈现出狩猎和垂钓的场景,使读者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画面,感受到诗人的畅快生活。这种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与诗歌所表达的自由、欢乐的情感相得益彰,让情感表达更加直接、流畅。
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通过对出游过程中不同场景的细致描绘,使诗歌充满画面感。“仰落惊鸿,俯引渊鱼”,将狩猎与垂钓的瞬间定格,大雁惊飞、鱼儿上钩的画面跃然纸上,读者仿佛能看到主人公专注的神情和熟练的动作。“盘于游田”则描绘出一幅在田野间尽情游乐的动态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欢乐氛围。这些生动的场景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更能体会诗人的情感。
意象营造的深意:诗中运用了诸多意象来传达情感。“轻车”象征着轻松自在的旅程,暗示着摆脱束缚、自由前行的状态;“惊鸿”与“渊鱼”不仅体现了主人公的高超技艺,还象征着大自然中的生机与活力,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游田”这一意象,代表着远离尘世喧嚣,回归自然、享受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些意象相互交织,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在表达欢乐情感的同时,更蕴含了对自由、自然生活的深刻追求。
三、主题内涵:自由精神的诗意表达
《赠秀才入军·其五》通过描绘与友人的游乐生活,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往往受到各种礼教和世俗的束缚,嵇康此诗借出游的欢乐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自由生活状态。这种自由,不仅是身体上的自由行动,更是精神上的自由奔放,不受世俗观念的羁绊,尽情享受自然与生活带来的乐趣。诗歌通过这种生动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传达出嵇康对自由精神的崇尚,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
……
解析: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
- 解析: “携”意为携带、带领,生动地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相伴同行的画面。“好仇”在古汉语中有“好友”之意,点明了同行之人的亲密关系。“载”表示乘坐,“轻车”则给人一种轻便、灵活之感,暗示此次出行轻松愉悦,毫无负担。此句描绘诗人与好友一同坐上轻便的马车,开启一段惬意的旅程,为全诗营造出欢快、融洽的氛围,也流露出诗人对即将展开的行程充满期待。
南凌长阜,北厉清渠
- 解析: “南”与“北”明确了行程的方向,展现出旅程的丰富与广阔。“凌”有跨越、登上之意,“长阜”指长长的土山,形象地描绘出马车向南行进,翻越连绵土山的情景,体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厉”本义为“涉”,这里指渡过,“清渠”即清澈的水渠,描绘出向北前行时渡过清澈水渠的画面。此句通过对跨越山川河流的描写,不仅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游历图景,更表现出诗人在旅途中不受拘束,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的畅快心境,传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