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灭庸。
当年楚国灭亡庸国。
春秋无义战。
我亲自指挥楚、秦、巴联军灭庸服群蛮百蒲。
公元前611年,楚国爆发了大饥荒。庸国一看机会来了,立即率领麇人、百濮族等几个附属小国,大举进攻楚国。楚国一度危机四伏,准备迁都。
庸国是商朝时候由庸人建立的一个国家。
尚书曾记录: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在出征前,周武王与诸侯进行了盟誓,周武王说:啊! 我们友好之邦的国君们和办事的大臣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友国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开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们宣誓。
武王伐纣的时候,八百诸侯会孟津,当时的庸君率庸、卢、濮、蜀、羌、髳、微、彭等八个西南的国家参战。
庸国为牧誓八国之首,也是八国中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庸国还号称“群蛮之首”,当时的百濮,儵,鱼,卢,罗等小国或者部落,也唯庸国马首是瞻。
春秋时期称霸的秦国和楚国,在西周时期还根本不是庸国的对手。
进入东周以后,随着楚国和秦国的相继崛起,庸国逐渐走向没落。
至春秋中期已沦为一方小国,最后不得不向东南面的楚国称臣。但庸人不甘寂寞,由于长期受到楚国的制约,庸人一直在等待反扑时机。
庸国有这两个如狼似虎的邻居:秦国和楚国,自然经常有摩擦。庸国尤其与楚国的摩擦最多。
在公元前700年左右,楚国先后灭掉了庸国的盟友卢国和罗国,开始和庸国争夺“百濮之长”的地位。庸国倍感威胁,准备寻机灭掉楚国。
我即位后,三年匍匐不动,又恰逢楚国闹饥荒,周边的戎人趁机攻打楚国,楚国一时陷入危境。庸人紧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遇,率领群蛮揭竿反叛。庸人见群蛮四起,楚国又军粮紧缺不敢出兵,开始轻视楚军,以为楚国“不足与战”,居然“遂不设备”,不设防备。
大敌当前,我听取了谋臣大将的意见,采取强硬的御敌措施:一是反对退却逃跑,出动大军积极迎战,国君亲自督军,震慑蛮夷小国;二是军队沿途开仓赈粮,让入侵者获得部分满足,以分化敌国,团结人民;三是擒贼擒王,直捣庸国方城;四是向庸人示弱,七战七败,引诱庸人放松警惕。最后与秦国、巴国和一些小国结成联盟,一举灭掉了庸国。
当时,我面对这种危险局势,立即派出使者,前往秦国和巴国,游说这两个国家出兵,从背后攻打庸国。我还亲自率军,鼓舞士气。
我决意亲自指挥楚、秦、巴联军灭庸服群蛮百蒲。
我撇开令尹斗般,乘坐战车到抗击庸国的前线。
我与前方部队会师,亲自指挥,将楚军分为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兵;子贝从仞地出兵,并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敌人。
楚王督战,将士们猛攻庸国。
最终,楚、秦、巴三国形成三面包抄之势,秦楚巴联军攻破了庸国都城,一举灭亡了庸国,眼见庸国灭亡,跟随庸国的附庸随之散去,楚国与秦国、巴国则共同瓜分了庸国。
我取得了亲政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我经过平定内乱与灭庸后,萌北上图霸之志。
当是时也,中原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国,东制齐国。秦、齐虽渐上升或恢复,仍非晋之强劲对手。
但晋国君晋灵公,却十分残暴无道。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故国内不稳定,国外威信也日益下降。这就为我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我集中全力与晋争霸,主要争夺中原门户之陈、郑、宋。三国服于楚时,晋出兵讨伐,楚则前往救援;三国从于晋时,楚兴师问罪,晋则前去救助。
喜欢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请大家收藏:(www.wanshuwx.com)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万书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