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爱荣又见没人动筷子,慌忙给徐英夹了一夹“来,你先尝尝。”
徐英刚放进嘴里,婆婆就着急问:“怎么样?好吃吗?”
徐英很是难为情地点了点头。
“我就说好吃吧!来!大家都尝尝!”鲁爱荣乐开了花,又给王艳丽夹了一大夹。“你也多吃点儿。”
“妈,你是不是忘记放盐了?这菜一点儿都不咸。”王艳丽实话实说。
“我尝尝。”徐母立马来了兴致,尝后哈哈大笑;“就这还夸成一朵花呢!”
“这艳丽你会不会说话呀?”鲁爱荣气得站起来用手指着小儿媳。“这书上说的好,多吃盐不但容易得高血压,还会促进动脉粥硬化,尤其是像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更不应该多吃盐,你们怎么平时都不看书呀?这么重要的知识点竟然都不知道,这可是关乎到我们平时饮食的健康问题上,这一点谁都不能忽视。”
“那书上说的是少吃盐,又没说不吃盐,照你这样说,那国家的盐库岂不是都要关门大吉了?”徐母又笑了起来。
“你们平时都不看书,跟你们说了你们也不会明白……”鲁爱荣作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教授模样。
事实证明李德胜吵的几盘菜全被吃了个精光,鲁爱荣炒的那盘菜除了她自己吃以外,再没人动过筷子。
农历的八月,是桂花遍地开的季节,也是人们告别短袖的季节。
“你说这徐英也真是的,都回来几天了也不说来咱家住住,好歹也是跟小明办过手续怀有身孕的人了。”鲁爱荣对着老伴抱怨不休。
“不回不回算了,都快要生的人了,真回来了你不还得伺候她呀?”
“哼,我伺候她?像我怀着他兄妹几人的时候也没见那个过来伺候一下我?那一次不是我啥活都干?那一次不是干到跟前要生了才把手中的活放下来的。”
“我说你这人奇怪不奇怪?不想伺候人家那你还惦记让人家回来干嘛?”
“你说回来干嘛?她徐英好歹也是怀的咱李家的骨肉呀!我这惦记惦记还不行吗?”
“行行行......谁说不行了?”李德胜看老伴走了,又小声补充一句,“就是说谁也不敢说你呀!”
“说我怎么了?说我怎么了?”没想到这鲁爱荣的耳朵还是真够灵敏的,即刻转身回来了。“你那一次少说我了?你是不是又想找事哩?”
“我那敢呀!你有多厉害,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吗?”
“哼,就是借你个胆也量你不敢,瞧你这点出息。”鲁爱荣得意地又笑了起来。
一个月后,老俩商量着去看看徐英。
这不,李德胜刚换了一身崭新的衣服,又把皮鞋擦得倍亮,一看就是出门走亲戚的样子。鲁爱荣则不同,她穿的还是平时在家烧火做饭的衣服,应该有很多天都没见过水的样子,指甲盖大的油点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鞋底的周围被晒干的泥巴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有一些还跳到鞋面上来,老太太的头发也具有一定的风格,几缕直直向天翘,说什么也不肯爬下来,像极了她那倔强的性格。
“进屋换换衣服去,出门就得有个出门的样子,要不一会儿让亲家看见了惹笑话。”李德胜实在是看不过眼了。
“换啥衣服?咋了?出门你就不是农民了,装啥城里人呢?我本来是不想打击你的,就你那样也不照镜子看看,就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先不说像不像太子,就是像我也没那个命,你先进屋换身衣服再说。”
“我就不换咋了?我就不信到了亲家光让你进屋,还能让我一个人站在门外头呀!”
“你这人怎么这么死心眼,你说走亲戚的,换个衣服就那么难?”
“我说不换就不换,咋了?还嫌弃我丢你人了是不是?像当初我咋会瞎了眼了看上你.....”
“不说了不说了,越扯越远了,等一会儿还把在娘胎里的事也全部抖出来了。”
“我抖出来咋了?我抖出来咋了?”鲁爱荣说着就拿自己的身子往老伴身上撞,“你说今天是谁先说谁的?一开始我说你没有?本来一大早挺高兴的,被你这一搅和什么心思也没了。”
“好了好了,都是我错了,快走吧!一会儿都要晌午了。”
在上公交车之前,鲁爱荣还特意吃了几瓣大蒜,说是防止晕车。王艳丽目送他们离开,由衷的羡慕婆婆:“嫁给一个好男人就是任性,天天都在过六一儿童节。”
李德胜夫妇好不容易爬上五楼按响了门铃。
“来了来了。”徐英的母亲赶快跑过去开门,看到亲家母的那一刻犹豫了一下:
“你们来了,进来坐吧!”她冷冷地说。
“大妹子,我们算着徐英的预产期马上就要到了,特意跑过来看看她”鲁爱荣又赶紧从袋子里掏出一床小褥子,“这是我特意给孩子做的。”
“这个我们早就准备好了,我们这啥都不缺。”徐母没好气地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