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急匆匆进来,单膝跪地禀告道:“王爷,不好了,有大批士兵逃了!”
淳于钧闻言一把将手里的筷子砸了出去。
他怒道:“这有什么可禀报的,直接砍了就是!”
暗卫支支吾吾道:“可......可是王爷,有将近一半的人全跑了,杀不过来!”
“剩下的大多都是些行动不便的伤残士兵。”
淳于钧一掌拍在桌子上,站了起来,他怒道:“什么!?”
“该死!这些混账东西!竟敢临阵脱逃!”
“来人,拿箭来!竟敢背叛本王!”
“那就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易离开!”
淳于钧领着自己一众暗卫,骑马追了出去。
一路上朝着有人影攒动的地方,射出带着火光的箭矢。
北方气候干燥,山林间有不少干枯的松针,一遇火种立马就燃烧起来。
火光很快冲天,林子里时不时传来惨叫哀嚎之声。
淳于钧追了几里路,就在林子外点燃了几里路。
想放火烧山,熏死或者烧死那些私逃的士兵。
随后,他迅速打马回营,命令身边亲卫赶紧收拾东西。
淳于钧虽暴戾,但也不是傻子。
军心已散,这仗是打不下去了。
跟着他的这些士兵,早已经有了反心。
要是再打下去,指不定临阵倒戈,将他绑了献给淳于燕。
淳于钧拖着的这些日子,一直在计划逃亡的路线。
牧寒国的书信已经送出去很久,如今,他终于收到了回信。
牧寒国王廷二王子,愿意收留他。
只要他将手里兵符送出去,撤了北方边境的守卫,再打开国门。
牧寒国二王子便愿意保他和妻儿衣食无忧。
淳于钧已经疯魔了。
他被淳于燕逼至绝境。
既然他对付不了淳于燕,那便让能对付他的人来。
反正他已经没机会再做这大宁国的江山之主。
那也不能让淳于瑞和淳于燕两兄弟坐得太安稳。
牧寒国早就对大宁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他愿意拱手相让。
看他们狗咬狗!
淳于钧带着几十个暗卫和幕僚,一起骑马往北边跑去。
夜空里,先前扎营的地方已经烧起了熊熊大火。
北境士兵们的主帅,就这样将他们丢在滚滚火海里,自己也逃了。
淳于燕立在山丘上,看着远处一片火光冲天,双眸微眯。
山风裹挟着火光的热浪,一波一波朝他们这个方向扑来。
淳于燕赶紧鸣鼓,觉也不睡了,立马拔营,朝着前方追去。
大火烧了一夜,淳于钧不知所踪。
从火海里逃出来的士兵们每一个都是灰头土脸的样子。
看见云武军的旗帜,二话不说撂了兵器,举双手投降。
=====
六月十六,这场由淳于钧发起的,试图割裂大宁国江山的南北之争,就此落下帷幕。
北境五十六座城池全部收回。
新皇依照先前的御令,对归降的士兵既往不咎。
命他们尽快回到北境,继续驻守边境。
但犯了错也不能不罚。
所有将士,无论先前官职大小,全部降为普通士兵。
且罚俸一年,不得享受新皇新政的所有福利。
淳于燕命副将领军回京述职,而他则继续带人追杀淳于钧。
=====
洛川城,宋云舒看着郝肆传来的消息,浅浅勾了勾唇角。
淳于钧朝牧寒国送去的所有信笺都被她拦截了下来。
当看到淳于钧想求得王廷二王子的庇护时,宋云舒自己提笔,回了他一封。
约他来这座边境小城,自会有人接应。
淳于钧的妻儿,她可是一直没找到在哪里。
那个有过几面之缘的江知言,和淳于钧四岁大的儿子......
宋云舒将手里的书信放下,长指轻轻在桌上敲击了起来。
江湖有规矩,祸不及妻儿。
可淳于钧不是江湖人!
一想到自己当初在雪地里,为了活下去,不惜大把大把往嘴里塞雪的情形。
那时的她也不过七岁小儿,他们也不曾放过她!
甚至落下寒症,终身不得治。
宋云舒心里还是有一丝的犹豫,她忍不住掐了掐眉心。
那便借刀杀人吧!
算算脚程,淳于钧去接了妻儿,再赶到洛川城。
就算连夜赶路,快马加鞭,也需要四五日的时间。
那她便候在此地,静静的等着鱼儿上钩就是。
=====
圆月高悬,夜清星朗。
某个不知名的小镇客栈内,玄清敲响了淳于燕的客房。
玄清进门,就见淳于燕一身玄色锦衣,负手立在窗边,正望着夜空发呆。
那背影瞧着,无端让人觉得有几许孤单落寞之感。
玄清摒除杂念,开口道:“启禀王爷,暗阁的人传来消息。”
“三王爷往洛川城逃了。”
“中途他往南面的一个小镇上去了。”
“最后打探到,三王妃和小世子被安顿在一个农户家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