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回到曲阜后,便立刻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己学说的总结之中。
他深入研究了齐国和鲁国的国情,将自己的思想与之相结合,不断地思考、推敲、完善。
仿佛有神明相助一般,孔丘的灵感源源不断,下笔如有神助。他的思绪如泉涌般流淌,文字在他的笔下自然地铺展开来,形成了一篇篇精妙绝伦的论述。
然而,就在孔丘沉浸于创作的世界时,那个神秘而庄严的天道之声再次在他耳边响起:“一个月后,稷下学院论道。”
孔丘听到这个声音,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学说的绝佳机会。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收起正在撰写的学术着作,起身赶往临淄。
时光荏苒,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天,众多才子齐聚临淄,稷下学院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仅有来自各地的才子,还有许多前来凑热闹的百姓。
“时间已经到了,可是却没有人出来主持,那么到底谁先来呢?”人群中,一个才子高声喊道。
“就是,那个声音到底是谁,安排不合理啊。”也有人抱怨道
他们话音未落,空竹便挺身而出,毫不示弱地说道:“我乃佛门弟子,所创立的学说乃是佛门教义。我佛门主张众生平等,引导人们向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明心见性,众生皆在苦海之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空竹自从拜入佛教之后,仿佛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加持,将准提圣人那不要脸的劲头学了个十足十。
就在所有人都还未开口之际,他竟然毫不客气地直接开讲起来。
随着他的讲述,一个神奇的现象发生了——空竹的这个分身,其修为竟然如同坐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涨!
这显然是受到了天道的恩赐,佛门的出现,完全符合大道和天道的发展规律。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天道给予空竹的一份厚礼。
就这样,空竹的修为一路高歌猛进,直到达到金仙境界才终于停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稷下学院的一面墙上,突然浮现出了空竹的名字,而且排名赫然是第一!
众人见状,自然明白这就是所谓的学说排名。由于目前只有空竹一个人上台演讲,所以他的名字排在首位也是理所当然。
这一幕让在场的众人都不禁心动不已,他们的内心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一个个都跃跃欲试,想要上台去阐述自己的学说,期望也能像空竹一样得到天道的赏赐。
就在这时,孔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绝佳的机会。他趁着空竹正在感悟刚刚突破的金仙境界,毫不犹豫地迈步走上了讲台。
空竹的演讲结束后,孔丘紧接着登上讲台,开始了他的演讲:“佛门所讲固然精妙,但我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正所谓苦海无涯,考公上岸才是正途啊!而且,上岸第一步,先斩意中人……”
就在空竹刚刚完成感悟的一刹那,一阵话语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这一番言论,让佛教的空竹不禁眉头紧皱,满脸狐疑地嘟囔道:“你讲的这都是些什么鬼东西……”
然而,孔丘并未因空竹的质疑而停下,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说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信……”
这些话语如同一串串珍珠,从孔丘的口中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清晰而有力地阐述着儒门的核心思想。
随着孔丘的讲述,一股强大的力量似乎在他周身涌动。当他最终完成阐述时,这股力量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空间。
与此同时,孔丘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天道赐福。
同样是金仙境界,但在排行榜上,儒门却悄然超越了佛门,登上了首位,而佛门则退居第二。
站在一旁的玄金眼见这一幕,心中焦急万分。他本也想上台去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此时台上已经略显拥挤,他一时难以挤上去。
就在玄金心急如焚之际,云霄注意到了他的窘迫。
只见云霄微微一笑,暗中施展法力,一股无形的力量如春风拂面般轻轻托起玄金,使他腾空而起,如飞鸟一般直奔讲台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其他人都惊愕不已,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来,短暂地停顿在玄金身上。
当玄金稳稳地降落在讲台上时,他甚至来不及思考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因为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展现给众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金开始详细地阐述“道”的概述,他的话语如同潺潺流水一般,缓缓地流淌进众人的耳朵里。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万法皆为道,百家也皆为道,所有的学说和理论都被包容其中,让人不禁感叹道的博大精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