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鹤林彭耜纂集
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
御注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
与母皆道也自其气之始则谓之始自其
生生则谓之母有始则能生生矣道能母
万物而字之则物者其子也通於道者兼
物物故得其母以知其子多闻则守之以
约多见则守之以卓穷物之理而不累於
物达道之徼而不失其妙则利用出入往
来不穷可以全生可以尽年而无危殆之
患
碧虚子陈景元曰成者子也生者母也子
者一也一爲冲气乃道之子所谓道生一
也一爲道之子道爲一之母道爲眞精之
体一爲妙物之用既得其道体以知其妙
用体用相须会归虚极夫人既知其妙物
之用而复守其眞精之体体用冥一应感
不穷然後可以无爲而无不爲故能没身
不殆矣
颍滨苏辙曰圣人体道以周物譬如以母
知子了然无不察也虽其智能周之然而
未尝以物忘道故终守其母也
临川王安石曰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
之中有冲气冲气生於道道者天也万物
之所自生故爲天下母夫物芸芸各归其
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则得以返其本也
故曰复守其母也
达眞子曰万物以天地爲始天地以道爲
始是天下之始莫不始於道也唯天下莫
不始之於道所以爲天下之母也凡万物
之所资生者母也凡万物之所资息者子
也以道爲母则天下资生於道者皆子也
是以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矣以其有复归
於无以其动复归於静则有之者无终穷
动之者无危殆故曰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言体道之反本者能然也
黄茂村曰天下之生林林如也推其始必
有生之者焉经曰有名万物之母此其始
生者也故爲母万物其子也得其母而守
之则是生我者常存而我生者不失矣故
能不殆
塞其兊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兊济其事终
身不救
碧虚子陈景元曰免目也缄无厌之目则
诸境自絶矣门口也杜多言之口则衆祸
莫干矣诸境自絶则嗜慾之源塞衆祸莫
干则云爲之路闭如是则恬澹安逸而终
身不勤若乃不守母道者开其爱悦之源
而弗塞则嗜慾之情长矣通其云爲之路
而弗闭则祸患之事济矣如是则忧苦危
亡而终身不救也
王雱曰免悦也人悦则形开矣故爲免兊
则物入之矣门者精神之所出也外见诸
理形开以受之而复出精神与之爲构则
扰扰万绪自此始矣故当塞免闭门常守
其母也塞兊闭门以外应物则酬酢万变
而用常有余免开物入而复费精神用以
济事则以内徇外逐物往矣一溺此流谁
能救之哉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兊泽也在人爲
口与舌祸福枢机不可妄发门谓语言视
听情念也吉凶之应出入於此故闭之也
有道者掩扉塞免终身不劳
清源子刘骥曰经所谓闭塞命门保玉都
是也内景不出外景不入其气自定其神
自眞其神既眞则性入自然与道爲一以
挈天地以袭气母而入於不死不生故终
身不勤若开其喜悦之源而弗塞济其爱
慾之事而弗闭则物诱於外而情动於中
气亡液漏精散神去所以役役不见其成
功故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
身殃是谓袭常
御注曰小者道之妙见道之妙者自知而
已故无不明柔者道之本守道之本者自
胜而已故无不强明者光之体光者明之
用圣人之应世从体超用则辉散爲光摄
用归体则智彻爲明显诸仁藏诸用如彼
日月万物皆照而明未尝亏所以神明其
德是也物之化无常也惟复命者遗物离
人复归於明而不与物俱化故体常而无
患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谓防於未萌治於未
乱守柔弱则物不能加可谓强矣见微小
则事不能昏可谓明矣光者智照也智主
外故外照而常动动则爲物之用明者慧
解也慧主内故内景而常静静则爲己之
体夫智照出则应事反则归理是以用归
体故曰用其光复归其明不役智外照而
守慧内景复嗜慾之未萌而归子母之元
故无殃是谓密用常道者也
颍滨苏辙曰夫耳之能听目之能视鼻之
能嗅口之能尝身之能触心之能思皆所
谓光也盖光与物接物有去而明无损是
以应万变而不穷殃不及於其身故其常
性湛然相袭而不絶矣
临川王安石曰见小曰明者微而见之则
可谓之明见於大则不足以谓之明故曰
见小曰明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也故曰
守柔曰强用光复归其明者盖光者明之
用明者光之体言强则知柔之爲体言明
则知光之爲用唯其能用其光复归其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