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襄寇才质集
持而盈之章第九此章通玄经言末/世天子公侯而志
骄用心奢广不可长乆骄奢亡国也/南华经曰古圣毁志之勃富贵骄奢
二者勃志也不动胸中则正/正则虚静无爲而无不爲也
持而盈之
南华经曰盈则溢矣不可自满也
不如其已
通玄经微明篇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鋭之
南华经曰鋭则挫矣不可自骄也
不可长保
通玄经曰揣而鋭之不可长保冲虚经曰
揣利害不如其已
金玉满堂
通玄经曰古者圣王处大满而不溢故能
长乆末世满溢者亡
莫之能守
通玄经曰处大不溢盈而不亏所以长守
富也末世不能守之失天下也
富贵而骄
通玄经曰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末世
富贵骄奢者亡
自遗其咎
通玄经曰富贵不以明自监而能无爲非
而不亡者寡矣
功成名遂
通玄经曰天地极则反盈则损日月是也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而况於人乎
身退天之道
通玄经曰主骄则恣恣则极物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故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载营魄章第十此章南华经天道篇/言夫虚静柔弱平易
无爲纯粹素朴此六者道之形体也/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
休虑息心焉休则虚静无爲而天下/治无不爲也是故太古神人眞人至
人圣人道人德人体之以虚静柔弱/平易无爲纯粹素朴与物杂至德
天地之道故谓之神圣至眞之/人无爲守天下故能长乆也
载营魄抱一
通玄经曰太古神人体道虚静曰虚无者
道之舍也虚者中无载也嗜欲不载虚之
至也机械智巧不载於心君通於一而万
事毕南华经曰神人者上神乗光与形灭
亡此之谓神人
能无离乎
南华经曰古之人内直善道无爲其一者
与天爲徒今之人外曲礼敬有爲不一者
与人爲徒
专气致柔
通玄经曰太古圣人体道守柔弱曰柔者
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柔弱者道之用
也积柔成刚积弱成强不积而成未之有
也南华经曰圣治者官施而不失其宜拔
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爲
行言自爲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
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能如婴儿乎
南华经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无爲守
其内而不爲其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有爲爲其外而不守其内
涤除玄览
通玄经曰太古至人体道守平易曰平者
心无累也无所好憎平之至也平易者道
之素也平易恬淡此天地之平也南华经
曰至人者用心若钟不将不迎应物而不
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此之谓至人
能无疵乎
南华经曰古之人无爲治其内而不有爲
治其外今之人有爲治其外而不无爲治
其内
爱民治国
通玄经曰太古道人体守无爲曰无爲者
守静也守静能爲天下王清静者道之鉴
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所谓无爲者非谓
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
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好不
害於公道邪欲不伤於正德故常虚而无
爲见素抱朴不与物杂谓之曰无爲
能无爲乎
通玄经曰古之人味道不舍也今之人舍
道不味也释道而任学者危弃德而用才
者困
天门开阖
通玄经曰太古眞人体道守纯粹曰纯粹
者道之干也不与物杂粹之至也静而与
阴同闭动而与阳同开能至於无淫乐即
无不乐也无不乐即至乐极矣此眞人游
纯粹之道也南华经曰古者眞人其寝不
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
淡乃合天德纯粹而不杂此养神之道也
纯粹之道唯神是守故素也者谓其无所
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
素谓之眞人
能无雌乎
通玄经曰今上观眞人之伦深原道德之
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以羞也耻浇薄不
淳
明白四达
通玄经曰太古德人体道守素朴曰不忧
不乐德之至也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
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智正汝度神将来
舍德将爲汝容道将爲汝居瞳子若新生
之犊而无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眞
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南华经曰德人者居
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
利之之爲悦共给之之爲安怊乎若婴儿
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
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
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
能无知乎
通玄经曰上古之人明白入素无爲复朴
大正不险故民易道至忠复朴民无僞匿
今後世之人以聪明爲治者劳心而不明
以智虑爲治者苦心而无功
生之畜之
通玄经曰此六守者先王所以无爲守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