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因风结复解,沾露柔且长
- 字词解析:“因”表示由于;“结复解”生动地描绘了柳枝在风中时而缠绕纠结,时而又解开舒展的动态变化;“沾”意为沾上;“柔且长”突出柳枝沾上露水后呈现出的柔软、细长的特点。
- 诗句赏析: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柳树在自然环境中的姿态。风与露是常见的自然元素,诗人抓住柳枝在风与露作用下的瞬间状态,展现出柳树的灵动与婀娜。“结复解”体现了柳枝的柔韧性和随风舞动的特性,仿佛它们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动作;“柔且长”则进一步强调了柳树的柔美,这种对柳树姿态的生动描绘,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柳树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借柳树的这种变化,暗示了情感的复杂多变,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3. 楚妃思欲绝,班女泪成行
- 字词解析:“楚妃”一般认为指春秋时期与楚国相关的某位妃子,她的故事往往蕴含着哀怨与思念;“思欲绝”形容思念之情达到极致,几乎令人肝肠寸断;“班女”指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她在失宠后常以团扇自比,抒发哀怨;“泪成行”形象地描绘出泪水不断流淌的样子,表现出悲伤之深。
- 诗句赏析:诗人运用典故,将柳树与两位充满哀怨的女子联系起来。以柳喻人,柳树在风中摇曳、枝条细长的特点,仿佛是楚妃和班女内心无尽的哀怨与悲伤的外在体现。楚妃的思念欲绝和班女的泪成行,借柳树这一意象得到了具象化的表达,柳树成为了承载女子哀怨情感的载体。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运用,使诗歌的情感内涵更加丰富,从单纯对柳树的描写转向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将哀怨的情绪融入到柳树之中,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的氛围,引发读者对古代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与感慨。
4. 流人未应去,为此归故乡
- 字词解析:“流人”指漂泊在外的游子;“未应去”表达了一种不应再继续漂泊的意思;“为此”指代前文柳树所引发的情感;“归故乡”明确表达了游子回归家乡的渴望。
- 诗句赏析:此句是全诗情感的升华。在前文借柳树抒发女子哀怨的基础上,诗人由柳树联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柳树作为故乡常见的景物,勾起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游子意识到不应再继续在外漂泊,而应回归故乡。这里柳树的意象发生了转变,从承载女子哀怨变为引发游子归乡之情的媒介,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拓展和深化,从个人情感的抒发上升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通过这种情感的递进,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受到游子内心那份急切的归乡之情。
……
句译:
1. 轻阴拂建章,夹道连未央
轻柔的柳荫在微风中轻轻拂过建章宫, 沿着道路两边的柳树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未央宫。
2. 因风结复解,沾露柔且长
柳枝随着风儿时而缠结在一起,时而又舒展开来,沾上露水后愈发显得柔软细长。
3. 楚妃思欲绝,班女泪成行
(看到这柳树)不禁想起楚妃思念之情痛彻心扉,也如班婕妤那般泪水潸然成行。
4. 流人未应去,为此归故乡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应再继续漂泊,因为这柳树引发的情思,还是回到故乡去吧。
……
全译:
柳树轻柔的阴影,轻轻拂过建章宫,沿夹道生长,连绵连接到未央宫旁。
微风吹来,柳枝缠结又解开,沾上露水,越发柔软且细长。
不禁想起楚妃思念至极几近绝望,又如班婕妤,泪水纵横流淌。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应再四处流浪,因这柳树勾起的情思,还是回归故乡。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wanshuwx.com)诗词一万首万书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