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雩祭歌?白帝歌
谢朓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
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
夜月如霜,金风方袅袅。
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
劳哉望岁,场功冀可收。
……
赏析:
《齐雩祭歌·白帝歌》是谢朓为雩祭创作的一组诗歌中祭祀白帝的篇章。在古代文化里,白帝与秋季、西方相关联,主司万物收敛。此诗通过描绘秋季景象、传达时令特点,表达人们对秋季收获的期盼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一、紧扣时令,描绘秋景
1. 秋之景象的生动呈现:诗开篇“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借白帝钟情西方,掌管万物收藏,点明秋季万物内敛的特质。“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描绘百川水潦汇聚,水位下降,秋光清朗与西方白帝相应,呈现出秋季天地收敛的气象,营造出开阔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2. 秋之萧索的细腻刻画: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离披”生动展现树木枝叶凋零、散乱之态,候鸟因时令迁徙,暗示秋意渐浓。“夜月如霜,金风方袅袅”,从视觉与触觉出发,将秋夜月光比作霜,突出清冷之感,“金风袅袅”描绘秋风轻柔却带着丝丝凉意,渲染出秋夜的萧瑟寂寥。
3. 秋之肃杀的深度展现:“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以五音之“商”对应秋季,强调阴气盛而带来的肃杀氛围,万物在此时走向成熟或衰微,展现秋季自然力量对生命的影响,是对秋季特质的深度提炼。
二、情感表达:劳作期盼与自然敬畏
1. 辛勤劳作的收获期盼:“劳哉望岁,场功冀可收”,直白地表达出人们历经一年辛勤劳作,在秋季满怀期待收获的心情。这种情感质朴而真挚,反映出古代农业社会人们对自然恩赐的依赖,秋季收成关乎生计,故而在期盼中饱含对丰收的渴望。
2. 顺应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围绕白帝与秋季的联系展开,通过对秋季自然现象的描绘,如万物收藏、候鸟迁徙、秋风肃杀等,体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与敬畏。白帝作为秋季主宰,其力量影响着万物,人们在雩祭中祭祀白帝,祈求秋季顺遂、收获满仓,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尊崇与顺应。
三、艺术特色:意象营造与语言凝练
1. 意象营造氛围:诗中运用丰富意象营造出浓郁的秋意氛围。“嘉树离披”“宾鸟”“夜月如霜”“金风袅袅”等意象,从植物、动物、天象、气候等多方面,构建出一幅清冷、萧瑟又蕴含生命变化的秋景图,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秋季独特氛围。
2. 语言凝练精准:谢朓用词凝练,精准传达情感与意境。如“肃杀”一词,高度概括秋季自然力量对万物的影响,简洁有力地呈现出秋季的冷峻特质;“冀”字则准确表达出人们对收获的期盼,虽着墨不多,却生动展现出人物心情。
……
解析:
1. 帝说于兑,执矩固司藏
- 解析: “帝”指白帝,在古代神话和五行学说中,白帝掌管西方与秋季。“说”通“悦”,即喜爱。“兑”在八卦中代表西方,此句意思是白帝钟情于西方之地。“执矩”,“矩”本是一种绘制方形的工具,这里象征着规则、法度,表明白帝执掌着天地间关于秋季的规则。“固司藏”,“司”为掌管,“藏”寓意秋季万物收敛、收藏,强调白帝牢牢掌控着秋季万物收藏的进程,体现了古人赋予白帝主宰秋季时令变化的神权,也点明了秋季万物内敛、收藏的特点。
2. 百川收潦,精景应金方
- 解析: “百川收潦”描绘了秋季的水文景象,“潦”指雨后的积水,秋天降水减少,河流水位下降,众多河流中的积水逐渐汇聚、消退,展现出一种水流收敛的状态,这是秋季自然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精景”指晴朗的日光,“金方”即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与秋季对应。这句表示清朗的日光与西方白帝相应,暗示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干爽,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将自然现象与五行、方位、神灵相结合的观念,说明秋季的天象与白帝所司之职相呼应,构建出秋季天地间开阔、清朗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3.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
- 解析: “嘉树离披”着重刻画秋季树木的状态,“嘉树”指美好的树木,“离披”形容树叶凋零、树枝分散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秋天来临,原本繁茂的树木开始落叶,枝叶变得稀疏、零乱,展现出生命在秋季的变化,体现了秋季万物逐渐走向凋零的特征。“榆关”即山海关,是北方的重要关隘,常作为边塞的象征。“宾鸟”指候鸟,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的鸟类。此句说在榆关一带,候鸟按照时令开始迁徙,表明秋季的到来引发了自然界生物的节律变化,候鸟感知到季节更替,准备飞向温暖之地,进一步强调了秋季时令对生物的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