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鼓吹曲?郊祀曲
谢朓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
锵锵玉銮动,溶溶金障旋。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
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
……
赏析:
《隋王鼓吹曲·郊祀曲》是谢朓创作的一组宫廷诗中的第二首,此诗围绕封建王朝重要的郊祀活动展开,以庄重典雅的笔触,展现了郊祀的盛大场面与神圣意义,表达对王朝福祉、国运长久的祈愿。
一、开篇:点明祭祀对象与地点,奠定庄重基调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六宗”指的是天、地、春、夏、秋、冬六宗之神,“禋”是古代一种烧柴升烟以祭天的祭祀方式,表明六宗之神与五岳一同以禋祀之礼敬奉,体现祭祀规格之高。 “五畤”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奠甘泉”指出在甘泉宫进行祭祀活动。开篇便点明祭祀对象与地点,将郊祀活动置于宏大而神圣的背景之中,为全诗奠定了庄严肃穆的基调,展现出郊祀活动的重要性与权威性,凸显其与天地神灵沟通、祈求福祉的深远意义。
二、颔联:描绘帝王出行与乐声传播,彰显皇家威严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 ,“整跸”描绘帝王出行时,车驾排列整齐,清道戒严,体现出皇家出行的严谨与庄重,显示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游九阙”表明帝王的车驾巡游于九重宫阙,“九阙”象征着宫廷的深邃与帝王权力的至高。“清箫”代表祭祀时演奏的音乐,“开八埏”形容清幽的箫声传向八方极远之地,寓意祭祀的信息传达至天地之间,使整个祭祀活动更具神圣感,彰显出皇家祭祀活动的盛大与威严,暗示王朝统治范围之广,能与天地神灵相通。
三、颈联:刻画祭祀出行细节,营造宏大氛围
“锵锵玉銮动,溶溶金障旋” ,“锵锵”模拟玉饰车铃的清脆声响,“玉銮动”生动地描绘出帝王车驾启动时,车铃随之发出悦耳的声音,既增添了出行的仪式感,又从听觉角度营造出热闹而庄重的氛围。 “溶溶”形容金色屏障缓缓转动的状态,“金障”是皇家车驾的装饰,显示出其华丽与尊贵。这两句通过对车驾行进时声音与景象的细致刻画,从细节处展现出祭祀队伍的宏大与奢华,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气势恢宏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郊祀活动的隆重程度。
四、尾联:强调祭祀虔诚与祈福愿望,点明主旨
“郊宫光已属,升柴礼既虔” ,“郊宫”指郊外祭祀的宫殿,“光已属”表明郊宫已经得到了神灵的福佑,暗示祭祀活动得到了神灵的回应。 “升柴”即燔柴祭天,是古代祭祀中的重要仪式,“礼既虔”强调举行燔柴祭天的礼仪时,人们态度十分虔诚,体现出对神灵的敬重与敬畏之心。“福响灵之集,南岳固斯年” ,随着祈福的声响,希望神灵纷纷降临,“福响”突出了人们对福祉的祈愿,“灵之集”表达对神灵降临的期盼。最后“南岳固斯年”,祈愿南岳之神庇佑国家,使国运长久,点明全诗主旨,将对王朝福祉的祈求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推向高潮。
五、艺术特色
1. 用词庄重典雅:诗中运用 “禋”“跸”“銮”“障” 等古雅词汇,精准地描绘出郊祀活动的场景与仪式,展现出宫廷诗庄重肃穆的风格特点,符合郊祀这一庄重场合的氛围。
2. 场景描写细致:从祭祀地点、帝王出行,到车驾细节、祭祀仪式,诗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郊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与庄重氛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3. 结构严谨有序:诗歌以祭祀对象与地点开篇,接着描绘出行场面,再刻画祭祀细节,最后点明祈福主旨,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完整地展现了郊祀活动的过程与意义。
……
解析:
1. 六宗禋配岳,五畤奠甘泉
- 解析:“六宗”在古代祭祀文化里,所指有多种说法,常见的是对天、地、春、夏、秋、冬的祭祀,“禋”是一种通过烧柴使烟气升腾,以祭告上天的隆重祀典方式。此句表明六宗之神与五岳一同接受禋祀,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神灵的尊崇,以及祭祀规格的崇高。“五畤”是秦汉时期皇帝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场所,“畤”为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坛 。“奠甘泉”指出在甘泉宫举行祭祀仪式,甘泉宫在汉代是重要的祭祀之地,这样的地点选择,为祭祀增添了神圣庄严的色彩,表明这场郊祀活动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典礼,旨在通过对众多神灵的祭祀,祈求天地神灵庇佑国家。
2. 整跸游九阙,清箫开八埏
- 解析:“整跸”体现出帝王出行时的严格规制,“跸”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整跸”描绘出整个出行队伍秩序井然,凸显皇家的威严与庄重。“游九阙”,“九阙”代指皇宫,形容其高大深邃,象征着帝王权力的中心,表明帝王车驾在皇宫附近巡游,展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清箫”描绘祭祀时吹奏的箫乐,箫声清幽,给人以空灵、庄重之感。“开八埏”,“八埏”指八方极远之地,意味着清箫之声传播到天地八方,寓意着祭祀的诚意与信息传达至广袤天地之间,展现出祭祀活动的影响力与神圣性,象征着王朝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交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