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赋
何承天
美中州之嘉树,表闲冶之丽姿。
结灵根以诞秀,倾朝日以扬晖。
擢丛柯之冉冉,布翠叶而蕤葳。
惟兹木之在林,亦超类而独劭。
方朝华而繁实,比沙棠而有耀。
当大夏之方隆,愧微干之纤挠。
岂隐朴以幸全,固呈才而不效。
离众用而获宁,永端己以厉操。
愿佳人之予投,思同归以托好。
顾《卫风》之攸珍,虽琼琚而匪报。
……
赏析:
《木瓜赋》是南朝宋何承天的一篇咏物小赋。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 整体结构与主旨:从结构上看,先写木瓜树美好的姿态,接着突出其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最后化用《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典故收束。主旨上,作者借木瓜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得到伯乐赏识,且愿报答知遇之恩的愿望。
一、内容解读
- 对木瓜树的赞美:“美中州之嘉树,表闲冶之丽姿。结灵根以诞秀,倾朝日以扬晖。擢丛柯之冉冉,布翠叶而蕤葳”,作者开篇盛赞木瓜树是中州的佳树,姿态闲雅美丽,它扎根灵土绽放秀色,沐浴阳光闪耀光辉,枝叶缓缓生长,翠叶繁茂,展现了木瓜树的生机与美丽,也为后文以树自喻做了铺垫。
- 写木瓜树的超群:“惟兹木之在林,亦超类而独劭。方朝华而繁实,比沙棠而有耀”,强调木瓜树在林中出类拔萃,开花时繁花似锦,结果时果实累累,可与沙棠树相媲美,突出其独特与出众,暗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出众。
- 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当大夏之方隆,愧微干之纤挠。岂隐朴以幸全,固呈才而不效”,在盛夏之时,木瓜树因枝干纤弱而惭愧,作者借此感慨自己在时代洪流中,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不能像他人一样有所作为。“离众用而获宁,永端己以厉操”则表明作者即使不被重用,也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坚守内心的高洁。
- 化用典故抒情:“愿佳人之予投,思同归以托好。顾《卫风》之攸珍,虽琼琚而匪报”,化用《诗经·卫风·木瓜》的典故,希望有佳人能赠予自己木瓜,自己愿以琼琚回报,并非为了报答,而是为了永结情谊,表达出作者渴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并且会以真心回报知遇之恩。
二、 艺术特色
- 语言方面:全文基本为六字一句,句式整齐,具有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典雅工整,用词精准,如“闲冶”“灵根”“蕤葳”等词汇,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和美感,无雕琢痕迹。
-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木瓜树起兴,引出自己的情感和志向,用木瓜树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品格和才华。此外,化用《诗经》典故自然贴切,深化了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
解析:
1. 美中州之嘉树,表闲冶之丽姿
- 解析:开篇便以赞叹之语,称美木瓜树为中州大地的优良树木,“美”字直抒胸臆,表达对木瓜树的高度赞赏。“表闲冶之丽姿”则刻画木瓜树展现出闲适优雅且美丽的姿态,从整体上描绘出木瓜树给人的直观美感,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木瓜树的特质做铺垫。
2. 结灵根以诞秀,倾朝日以扬晖
- 解析: “结灵根”表明木瓜树根系扎根于灵秀之地,暗示其生长环境不凡,赋予木瓜树一种灵秀之气。“诞秀”指木瓜树绽放出秀丽的姿态,展现其生机与活力。“倾朝日”形象地描绘出木瓜树向着朝阳生长的姿态,体现其积极向上的生命力,“扬晖”则好似木瓜树在阳光照耀下闪耀光辉,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进一步凸显木瓜树的美好。
3. 擢丛柯之冉冉,布翠叶而蕤葳
- 解析: “擢”有生长、挺拔之意,“丛柯”指繁茂的枝干,“冉冉”形容枝干缓缓生长的样子,描绘出木瓜树枝干生长的动态美,展现其生长的悠然与从容。“布翠叶”生动地表现出翠叶如铺开一般,布满整棵树,“蕤葳”形容枝叶繁盛的样子,通过对枝叶的描写,进一步渲染木瓜树的繁茂与葱郁。
4. 惟兹木之在林,亦超类而独劭
- 解析: “惟”为发语词,引出对木瓜树特性的进一步阐述。“兹木”即这棵木瓜树,强调所描述对象。“在林”点明木瓜树所处环境。“超类”突出木瓜树超越同类树木,“独劭”表示其独特且出众,强调木瓜树在众多树木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卓越的品质,从群体环境中凸显出木瓜树的不凡。
5. 方朝华而繁实,比沙棠而有耀
- 解析: “方”当……的时候,“朝华”指早晨开花,描绘木瓜树开花之时的情景,“繁实”表明结果繁多,展现木瓜树不仅花朵美丽,果实也丰硕,体现其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比沙棠”将木瓜树与传说中的沙棠树相比,沙棠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珍贵的树木,“有耀”说明木瓜树可与沙棠树媲美且具有独特的光彩,再次强调木瓜树的出类拔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