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的标准化研究院会议室内,空调出风口嗡嗡作响却驱不散五月闷热。张建军松了松领带,第三次核对手中的数据表。对面坐着的白发老者——国家标准委员会副主任钱世明——正用红笔在他提交的报告上画出一个又一个问号。
"小张啊,"钱老摘下老花镜,镜腿上缠着的白胶布已经泛黄,"你们这个'志远检测法'太标新立异了。GB/T 从1989年就沿用德国DIN标准,三十年都没出问题嘛。"
张建军喉结滚动了一下。会议室墙上挂着的电子钟显示10:15,距离答辩开始还有四十五分钟。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手绘图:"钱老,德国水质硬度普遍在120mg/L以下,而我国华北地区普遍超过300。直接用他们的洗衣机寿命测试标准——"
"年轻人就是爱钻牛角尖。"钱老摆摆手打断他,茶杯在桌面上磕出清脆声响,"标准讲究的是国际接轨!你们民营企业啊,总想着走捷径。"
会议室门被推开,陈志远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手里拎着个沾满水珠的塑料袋。"钱老,打扰了。"他从袋中取出两台一模一样的电机,"刚从海淀和石家庄取样的自来水,能请您做个简单实验吗?"
钱老皱眉看着陈志远将电机分别接入两个透明水箱。通上电源后,海淀水样中的电机运转平稳,而石家庄水样中的电机很快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这...这不能说明问题!"钱老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尖锐声响,"标准测试要用标准水样!"
陈志远按下遥控器,投影幕布上出现一张中国地图,不同区域标注着深浅不一的蓝色:"这是全国水质硬度分布。德国标准水样相当于我们的最浅色区域,而志远产品主要销往这些深色地区。"
张建军适时递上一叠照片:"过去三年,这些地区洗衣机报修率是德国标准地区的2.7倍,但被归咎为'使用不当'。"
钱老翻看照片的手微微发抖。其中一张特写里,锈蚀的电机线圈上贴着某德系品牌的logo,旁边站着个满脸怒气的农村妇女,她手里举着的购买凭证上打着大大的"符合国际标准"字样。
"时间到了。"秘书探头进来提醒。
走向答辩会议室的走廊似乎格外漫长。张建军注意到陈志远的步伐比平时慢了些,左手不时按在胸口。自从上个月行业协会那场风波后,医生再三叮嘱他避免过度劳累,但这次国标评审他坚持亲自到场。
"陈总,要不您休息会儿?"张建军小声问。
陈志远摇摇头,从内袋掏出个小药瓶倒出两粒白色药片含在舌下:"待会儿你主讲技术部分,我来应对那些'国际接轨派'。"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二十多人。张建军一眼就认出坐在角落的赵家技术总监——那人正低头摆弄手机,但摄像头角度明显对准了讲台。更令人不安的是评审席上几位专家面前都放着印有赵氏集团logo的文件袋。
"各位专家好,我是志远集团首席工程师张建军。"他的声音在开场时有些发紧,但很快变得流畅,"今天要汇报的是关于洗衣机寿命测试标准的修订建议。"
投影仪亮起,第一张幻灯片是两组电机拆解对比图。"左边是用德国标准测试1500次后的样机,右边是同等次数但采用中国实际水质的样机。"他指向右侧图上那些黄褐色的锈迹,"这种程度的腐蚀在德国可能十年都不会出现,但在我国北方地区只需两年。"
评审席中间的女专家突然举手:"你们做了多少组对比实验?"
"三千零七十二组。"张建军点击遥控器,屏幕切换成密密麻麻的数据表,"覆盖全国七大水系、四种常见洗涤剂、三种典型使用频率。所有原始数据都在附录U盘里。"
会场响起一阵低声议论。赵家技术总监突然站起来:"德国标准是经过百年验证的!你们才成立几年就敢质疑?"
"我们质疑的不是德国标准本身,"陈志远平静地插话,"而是它在中国应用的科学性。"他走向窗前,猛地拉开窗帘——窗外停着一辆厢式货车,"车里是我们按德国标准和中国实际水质测试的二十台样机,欢迎各位专家现场拆验。"
评审专家们交换着眼色。钱老清了清嗓子:"小张啊,你这个'志远检测法'具体改进在哪里?"
张建军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等了十五年——从德国留学时被教授嘲讽"中国只会抄袭",到放弃西门子高薪回国加入志远。他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成一张结构图:"我们在三个关键点做了改进:第一,测试水样采用区域实际水质而非蒸馏水;第二..."
答辩持续了整整三小时。当张建军讲到第五十七张幻灯片时,赵家技术总监突然摔门而出。片刻后,评审主席收到条短信,脸色变得古怪起来。
"呃...有专家提出,志远集团本身是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制定存在...呃...道德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