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的青龙山麓,晨霜在松针上凝成细碎的钻石。陈志远站在村委会门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红星物流的边三轮车队在土路上碾出深深的车辙。车斗里满载的"雪莲"牌电风扇用军绿色防雨布裹着,在朝阳下像一队整装待发的士兵。
"乡亲们!"老支书敲着搪瓷盆喊道,"国家给补贴,买电扇打七折!"
晒谷场上的村民却踌躇不前。穿补丁褂子的李老汉蹲在石碾上抽烟袋:"这铁疙瘩一天耗几度电?抵得上半年灯油钱..."
张建军突然跳上拖拉机。工程师今天穿了件印着"红星技术员"的蓝布工装,腰间别着五把不同型号的螺丝刀。他一把扯开防雨布,露出电扇底座的红色标签:"省电模式一天只要半度电!"说着按下开关,叶片转动时带起的风掀起了老汉的衣角。
"能赊账不?"人群里有人小声问。
苏晓梅立刻展开账本。少女今天梳了两条麻花辫,的确良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晒成小麦色的小臂:"可以用工分抵,秋收后结算。"她翻开的账页上印着楚明月设计的图标——一串稻穗环绕着电扇图案。
交易在午饭时分迎来转机。当秦雪带着医疗队巡诊到此,女医生突然把听诊器贴在电扇外壳上:"噪音比县医院的老设备小多了。"这个无意间的举动,让围观的老太太们突然挤到前排:"能治头晕不?"
"能!"张建军眼都不眨地扯谎,"比刮痧好使!"他顺势拆开一台样机,改锥在电机部位画着圈:"军工技术,十年保修!"
下午的订单量暴涨。楚明月蹲在祠堂门槛上登记信息,设计师的速写本上除了姓名地址,还画满了村民提出的奇葩需求:要能吹干辣椒的,要能赶蚊子的,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改装成打谷机...
暮色四合时,陈志远在晒谷场边发现个意外身影。赵明辉的助理正躲在草垛后偷拍销售场景,那人手腕上的鹰形纹身在夕阳下泛着青光。
"告诉你们赵总。"陈志远突然出现在他身后,"红星明天去临县。"
这个情报显然被精准传达。次日清晨的临县集市上,赵家的"金太阳"电扇摊位早早支起,红布横幅上"六折优惠"几个大字墨迹未干。摊主是穿的确良衬衫的林美玲,女人脖子上挂着的金项链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香港最新款!"她敲着镀铬外壳招揽顾客,"带收音机功能!"
赶集的乡亲们却被电流杂音劝退。当某位老农拧调频旋钮时,喇叭里突然传出刺耳的啸叫——这是张建军昨晚带人偷偷改装的干扰器在发挥作用。
真正的杀招在午后才显现。秦雪带着医疗队"恰巧"路过,女医生的检测仪刚靠近"金太阳"电扇就疯狂报警:"电磁辐射超标十倍!"她举着的《健康报》头版正是周雅写的科普文章:《劣质家电可致白血病》。
人群瞬间作鸟兽散。林美玲的高跟鞋陷在泥地里,金项链被扯断都浑然不觉。她当然不知道,这批电扇的变压器用的是赵家走私的劣质铜线——前世坑害了无数消费者的致命缺陷,今生成了刺向赵家的利剑。
返程的山路上,楚明月翻看着今天的销售数据。设计师的铅笔在某个村名上画了三个圈:"这个向阳公社去年买过赵家的假化肥..."
"明天带农技站的人去。"陈志远望向车窗外。暮色中的梯田层层叠叠,几个知青模样的年轻人正用红星电扇吹干稻种——这是前世1987年才出现的催芽技术,被他提前引入了山村。
第三天在红星希望小学的推广活动催生了新商业模式。当孩子们围着电扇好奇张望时,校长提出个大胆想法:"能不能让学生用工分换?比如捡十斤废铁..."
这个提议催生了"雏鹰积分制"。楚明月连夜设计的积分卡上,印着孩子们手绘的电扇图案;苏晓梅则完善了兑换体系:二十个积分换台电扇,而辅导低年级同学功课一次就能挣五分。
周雅的报道让事件持续发酵。《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了红星小学的照片:孩子们用废铁自制的"微型风车"在电扇前欢快旋转,标题是《乡村教育的希望之风》。最讽刺的是,配图角落里无意拍到的"金太阳"电扇,此刻正躺在垃圾堆里生锈。
赵家的反击比预期更阴险。立冬这天,县技术监督局突然查封了红星仓库,理由是"能效标识不规范"。当执法人员撕下电扇背面的标签时,露出的竟是赵家仿造的"不合格"标识——这手调包计在前世屡试不爽。
"查封条编号。"陈志远冷静吩咐。苏晓梅翻出交接记录,很快发现破绽:这批查封电扇的序列号,与三天前发往军区的慰问品完全重合。
"冒用军用物资!"张建军直接拨通了楚山河的电话。两小时后,军区保卫处带着缉毒犬冲进县技术监督局,在档案室搜出了成箱的伪造标签——印刷模板上还粘着林美玲的指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