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那些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日子里,赵翊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香皂和燧火枪的生产进度上。
他不再满足于坐在书房中听汇报,而是频繁地前往研究院和工坊。那工坊里弥漫着各种材料混合的气味,地上满是木屑与碎料,可赵翊却丝毫不在意,他的身影常常穿梭在各个工作台之间。
每到一处,工匠们都会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他行礼。
赵翊总是笑着摆摆手,示意大家不必多礼。他会拉过一张小板凳,坐在工匠们中间,与他们一起讨论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有一次,一位老工匠皱着眉头,正为零件装配的效率发愁。赵翊凑过去,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咱们不妨试试分工合作。
像这燧火枪的关键部件,由你们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完成,而那些简单的装配工作,就交给学徒或者普通坊工。
这样一来,你们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去研究像玻璃香水这类更有价值的产品啦。”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流程,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期待。
工匠们听着赵翊的建议,眼中满是惊讶与敬佩。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平易近人的太子,没有一点架子,还愿意置身于这又脏又乱的工坊,与他们谈笑风生,给出的建议更是切实可行。
这时,赵翊又拿出一张香水的配料清单,递给工匠们:“这是新的香水配方,虽然还不完善,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研究出更好的产品。”工匠们接过清单,心中涌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努力,完成太子交给的任务。
就这样,在赵翊的激励与指导下,工匠们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很快,第一批香皂就顺利生产出来了。
这些香皂被装在精美的礼盒中,按照赵翊的安排,送往皇宫。
徽宗收到名为“帝喜欢”的香皂时,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他轻轻打开礼盒,一瞬间,那精美的包装和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金色香皂便吸引了他的目光。
徽宗缓缓拿起香皂,放在鼻尖轻轻闻了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赞叹道:“嗯,果然是好东西,不愧是朕喜欢的。”皇后收到“后欢喜”后,也对其赞不绝口,直夸这香皂不仅香气宜人,用起来更是滋润肌肤。
宫里的嫔妃们收到“妃嫔笑”后,更是欣喜若狂。她们纷纷在宫中炫耀,一时间,香皂成为了皇宫里最热门的话题。
消息很快传到了宫外,那些权贵们的夫人们听闻后,纷纷缠着自己的丈夫要求购买。可他们打听后才知道,这香皂是太子殿下研制出来特供给皇宫的,市面上根本没地方买。
于是,这些权贵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家里的夫人哭闹不休,他们只能想着第二天上朝后,找太子殿下想想办法,否则晚上连房间都进不了。
这一夜,许多朝臣都辗转难眠,第二天上朝时,大多顶着黑眼圈,一脸疲惫。
赵翊站在朝堂之上,看着下面这些像熊猫一样的朝臣,心中暗自好笑,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达到了。
这时,李公公拉长了声音喊道:“上朝——”还没等李公公说出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赵翊便抢先开口:“诸位爱卿,关于军改的事情,我收到很多将领的奏书。
现在看来,军改还是可行的,因为大多将领都表示服从命令,特别是岳飞、王贵、王勇他们,响应尤为强烈,均表示两个月内就能完成整顿,不需要三个月。”赵翊一边说,一边目光扫视着朝堂,只见有些朝臣眯着眼睛,满脸怀疑,那表情仿佛在说:谁不知道这几个不是你的师兄就是你的嫡系部队,他们当然不会反对,除非……
似乎听到了他们心里的声音,赵翊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折可存和种师中、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等人也表示服从命令,表示一定在三个月内完成整顿。”这一次,部分朝臣陷入了沉思。
赵翊见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可是南方行省也有部分将领勾结当地的权贵,准备阻止军改,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地方是表面答应,实际阻挠。
在这里我再次声明,军改是利国利民利军的政策,是势必执行的国策,任何人不能反对!否则我将请示陛下,逮捕入狱,情节严重的要满门抄斩,不容任何人求情。
请各位爱卿,认真审视下并转告你们的相关学生、朋友,不要对抗朝廷,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希望大家记住本宫的话并转告他们。”赵翊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在朝堂上回荡。朝臣们听着太子如此坚决严肃的话语,只能纷纷答道:“谨听尊命。”
赵翊见正事办完了,脸上的严肃瞬间褪去,嘴角微微上扬,一摆手,就看到一队太监捧着一盒盒的东西走了出来。
他笑着说道:“看到各位的黑圆圈,估计都是昨晚没睡好的缘故吧?听说某些大人还被夫人从房间赶出来了是吗?”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哄堂大笑,朝臣们纷纷应道:“殿下英明。”赵翊接着说道:“对此我深切体会到你们的无奈,因为这种香皂是我和研究院一起研究出来的,本来就只是想特供给皇宫里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