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小城仿若被一层薄纱笼罩,静谧中却暗藏汹涌。
赵翊与宗晴琳彻夜未眠,在城墙上密切注视着金兵的动向。
城外,金兵的营帐一座连着一座,如黑色的巨兽蛰伏,炊烟袅袅升起,透着大战前的压抑平静。
“将军,金兵此次来势汹汹,兵力远超之前,咱们的守城压力巨大啊。”
一位老将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下堆积的石块、箭矢,眉头紧锁。
赵翊神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盯着远方:“我等既已立下誓言守护小城,便绝无退缩之理。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各就各位,准备迎敌!”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城墙上回荡,让士兵们原本紧绷的神经又紧了几分。
宗晴琳紧了紧手中长枪,转头看向赵翊,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支持:“将军,我率娘子军去检查守城器械,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她带着娘子军沿着城墙快步走去,身姿矫健,红色的披风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来到床弩前,宗晴琳仔细查看每一处部件,手指轻轻抚过弩臂上的纹理,向身旁的女兵叮嘱道:“这床弩可是咱们的杀手锏,大家务必仔细检查牛筋是否有松动、弩箭是否充足,关键时刻可不能掉链子。”女兵们纷纷点头,忙碌开来。
与此同时,金兵的阵营中号角声起,如死亡的丧钟敲响。
瞬间,马蹄声、喊杀声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小城涌来。
金兵的先锋部队高举盾牌,如钢铁洪流般快速逼近城墙,后面的弓箭手弯弓搭箭,密密麻麻的箭雨遮天蔽日,呼啸着射向城头。
城墙上,宋军士兵们迅速举起盾牌,组成盾墙,抵挡箭雨。
“砰砰砰”,箭头撞击盾牌的声音不绝于耳,不时有士兵中箭倒地,痛苦的呻吟声在城墙上回荡,但战友们迅速补位,没有丝毫退缩。
“放箭!”赵翊一声怒吼,宋军的弓箭手们纷纷弯弓搭箭,还击金兵。一时间,弓弦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血腥的战争乐章。
宗晴琳见金兵靠近,立刻奔向床弩,大声喊道:“姐妹们,装填弩箭,瞄准金兵的主力!”娘子军们迅速行动起来,两人一组,吃力地将粗大的弩箭抬上弩床,调整角度。
宗晴琳亲自转动绞盘,她的额头布满汗珠,牙关紧咬,随着“嘎吱嘎吱”的声响,弩弦被缓缓拉开,强大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似乎为之震颤。
“放!”宗晴琳一声令下,床弩轰然发射,巨大的弩箭如蛟龙出海,带着呼啸的风声,以摧枯拉朽之势射向金兵。
弩箭所到之处,金兵人仰马翻,前排的盾牌手被直接贯穿,后面的士兵也被冲击力撞飞,顿时,金兵的冲锋阵形大乱。
“好样的!”城墙上的宋军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然而,金兵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迅速调整战术,一部分士兵继续佯装攻城,吸引宋军火力,另一部分则推着攻城车,从侧翼迂回,试图寻找城门的薄弱点进行撞击。
赵翊敏锐地察觉到金兵的意图,立刻下令:“调派一队士兵,去侧翼拦截攻城车!”宋军士兵们迅速响应,手持长枪、大刀,向着侧翼冲去。
宗晴琳也带着女家军赶去支援,她们来到侧翼城墙,只见金兵的攻城车已经逼近。
这攻城车比之前的更加巨大,车身包裹着厚厚的铁皮,上面还竖着尖刺,前端的撞木粗壮无比,每一次撞击都让城墙颤抖。
“姐妹们,用石块砸!”宗晴琳喊道。娘子军们纷纷搬起城墙上的石块,朝着攻城车奋力砸去。
石块如雨点般落下,砸在攻城车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但攻城车太过坚固,石块虽能造成一些损伤,却无法阻止它前进。
见此情形,宗晴琳心急如焚,她环顾四周,发现城墙上有几桶桐油,眼中一亮,喊道:“倒油,点火!”女兵们迅速将桐油搬起,倾倒在攻城车必经之路,然后点燃火把,扔了下去。
瞬间,火势熊熊燃起,攻城车陷入火海,车上的金兵纷纷跳车逃窜,被宋军士兵趁机斩杀。
此时,正面战场上,金兵的攻势愈发猛烈,云梯一架接一架地靠上城墙。
金兵们嚎叫着攀爬云梯,试图登上城头。
宋军士兵们用长枪猛刺云梯上的金兵,有的则用长杆推搡云梯,试图将其推倒。
宗晴琳见状,带领娘子军返回正面战场,她手持长枪,冲入战团,与金兵展开近身肉搏。
她的长枪如龙蛇飞舞,所到之处金兵死伤无数。
一名金兵挥舞着大刀,恶狠狠地向她扑来,宗晴琳侧身一闪,避开攻击,顺势用枪杆猛击对方腹部,金兵痛苦地弯腰,她紧接着一枪刺进对方咽喉,动作干脆利落,血花溅在她的脸上,却让她的眼光更加坚毅。
在宗晴琳身先士卒的激励下,娘子军们个个奋勇争先。
一位名叫阿瑶的女兵,平日里看着柔弱文静,此刻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