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正点头表示赞同:“确实需要好好考量一番。”
随后,蒙逸上前禀报:“臣以为,李人较韩人更为刚强难驯,治理李地难度更高。
李奇将军熟悉治理事务,若让他负责李地军正,定能胜任。”
他又补充道:“把李奇的大营设在李地,一则可以安定地方,二则可用作我秦国进攻其他邻国的前沿基地,将来攻齐、燕、魏、楚皆方便许多。”
嬴正听后表示认可:“好,朕准许。
传朕旨意,令李奇于寒郸组建大营,驻兵三十万,专司守护李地。”
同时,他对韩境事务做出指示:“韩境已稳定,由冯去疾推荐一名官员接替其职务前往李地任职。
韩非作为冯去疾的副手,调回咸阳,待另行安排。”
当听到韩非即将入咸阳的消息时,李斯脸色微变。
他深知韩非一旦进入权力中心,凭借他的才能必定会被重用。
尽管如此,李斯不敢反对,因为没有任何借口可以阻止这一决定。”陛下英明!”
蒙逸带头高呼,满朝官员随之附和。
最后,嬴正宣布:“李奇在寒郸完成部署后,可带领部下返回咸阳接受奖赏。
李牧和韩非亦随同前来。
至于王简与桓漪,则在李地休整一个月后交接防务给李奇,再返回各自的驻地。”
……
寒郸。
龙台宫。”上将军。”
“咸阳传来王诏了。”
“正在宫外等候。”
屠睢入殿向李奇禀报。”王诏?”
李奇展颜一笑,随即从台阶上起身,心中满是喜悦:“想不到如此迅速,燕儿,我很快就能回到你身边了。”
身为一方统帅,未得王诏便不得擅自离开驻地,否则当年李燕儿生产时,李奇早已赶回。
但这同样会触犯重罪。”上将军。”
“如今李国已灭,疆域尽归我大秦,传信畅通无阻,咸阳派来的使者一路顺利,不出七八日便能抵达寒郸。”
章寒笑道。”走,随我去接旨。”
李奇下令众将随行。
缓步走向龙台宫外。
此时,
几名禁卫锐士守在殿外,看见李奇走近,立刻恭敬低头。”参见上将军。”
几个锐士连忙弯腰行礼。”诸位不必多礼。”
李奇笑着回应。
如今身份尊贵,上将之名震慑四方,军中无人敢对他无礼。”上将军。”
“大王有旨。”
为首的禁卫锐士双手奉上王诏。
李奇自不会失礼。
当即跪拜道:“臣李奇,恭聆王旨。”
“臣等恭聆王旨。”
屠睢、章寒、任嚣以及诸多将领齐齐跪拜。”秦王诏。”
“上将李奇,在灭李之战中为我大秦立下赫赫功勋,天下皆知,寡人深感欣慰。”
“李卿虽已为我大秦上将,却尚未设立主营。”
“今命你于寒郸修建寒郸大营,并将麾下军队扩编至三十万。
为我大秦建功之将士,皆按军功受封,此事可随时奏报于寡人。”
“此外,李地所有军务由李卿全权处置,降卒与官吏,寡人赐你生杀之权。”
嬴正亲笔撰写的王诏由禁卫锐士郑重宣读:
“王简、桓漪整顿完毕后即可班师回营。
李国所有军务防务交由李奇全权负责,望勿负朕望。”
“此外,大营设立扩军驻守李地后,可携李牧、韩非返咸阳。
朕准你休沐返乡,与家人团聚。”
这是一份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王诏。”臣李奇叩谢陛下厚恩。”
“臣领旨。”
李奇神情肃穆,双手接过王诏,向传诏锐士致谢:“诸位远道而来,实在辛苦。”
“上将军客气了,能为将军传递圣意,实乃我等荣幸。”
几名锐士对李奇充满敬意。
值守王宫的禁卫尚且如此仰慕,可见李奇在秦国的地位之高。”任嚣。”
“末将在。”
任嚣立即出列。”几位将士都是你旧部,一路劳顿,你安排他们先去歇息吧。”
“是。”
任嚣点头,即刻命人办理。
待传诏锐士离去后,屠睢、章寒等将领纷纷向李奇道贺。”恭喜上将军。”
“夫人诞下公子已满两载,今日将军终能归家团圆,实在令人欣慰。”
屠睢满心欢喜。”恭喜上将军。”
众将齐声道贺,无不真诚。”哈哈。”
听闻诸位将领的祝贺,李奇展颜一笑:“好,都随我进殿。
接下来,本将需妥善安排,否则怎好回咸阳。”
众人应诺,随后跟随李奇步入大殿。”屠睢,你负责从韩国迁来的降卒安置得如何?”
李奇面色凝重,语气威严地问。”回上将军,降卒已悉数迁至寒郸,在城外监管。
按照您的指示,魏国降卒未带,只将李国降卒全部迁来。”
屠睢立即答道。”章寒,降卒人数统计了吗?”
李奇继续询问。”回上将军,南阳一役得李降卒五万,晋阳一战俘获四万余众,寒郸一役又得降卒十四万,以上均为生者,伤残者已被遣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